推動種業進步 造福世界人民
發布時間:2020-03-10 16:04 |
瀏覽次數:0次 |
審定編號:皖引麥201305號、鄂引種2018165、 (豫)引種﹝2018﹞麥064 |
申請者: |
育種者: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 |
品種來源:蘇麥6號/97G59 |
1、安徽省引種公告
審定(登記)年份:2013
審定(登記)單位:安徽省
是否轉基因:非轉基因
特征特性: 幼苗直立,葉色綠;葉片略披,株型較緊湊,分蘗力一般,成穗率較高;平均株高88.0厘米,整齊度好,穗長方形,長芒、炸芒,紅粒,紅殼,硬質,籽粒欠飽滿;穗長7.9厘米左右,平均畝穗數37.1萬,每穗粒數38.8粒,千粒重41.7克,容重769.7克/升,黑胚率0.9%。田間赤霉病、紋枯病及銹病有中等程度的發生,白粉病發生較輕,輕度倒伏。熟相好,全生育期215天,比對照晩熟近1天左右??剐澡b定:中抗赤霉病,中感白粉病, 感紋枯病。品質分析:容重794g/L,粗蛋白(干基) 14.65 %,濕面筋(14%水分) 30.8%,吸水量58.9mL/100g,形成時間13 min,穩定時間21 min。
產量表現:產量表現:2012年度引種試驗平均畝產461.86Kg,較對照揚麥158增產7.79%,增產達極顯著水平,在12個參試品種中居第1位。9個試點全增產。
適宜種植區域:在我省沿淮淮南種植。
2、河南引種
引種備案號:(豫)引種﹝2018﹞麥064
選育單位: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
引 種 者:安徽隆平高科種業有限公司
品種來源:蘇麥6號/97G59
主要性狀:屬春性早熟品種,全生育期202天左右。幼苗直立,葉色濃綠、平展;株型松散,株高78.7cm左右;穗紡錘形,長芒、白殼、紅粒,半角質;平均畝穗數33.4萬,穗粒數34.8粒,千粒重42.2克。
抗病鑒定:2018年引種鑒定試驗,對條銹病中感,葉銹病高感,白粉病高抗,赤霉病中感,紋枯病中感。
產量表現:引種試驗平均畝產365.6kg,比對照偃展4110增產7.1%。
引種備案區域:河南省信陽市和南陽市南部區域種植。
栽培技術要點:1.適宜播期10月25日至11月上旬,基本苗15-17萬/畝,晚播適當增加播量;2.田間管理:以底肥為主,拔節期看苗情追施氮肥,全生育期一般畝施純氮12kg,五氧化二磷8kg,氧化鉀8kg;3.注意清溝防漬,控旺促壯;4.搞好冬前化學除草,中后期注意防治蚜蟲、紋枯病和赤霉病等病蟲害。
風險提示:該品種高感葉銹病,注意防治;控制播期、播量和氮肥用量,防止凍害和倒伏。
3、湖北引種備案區域:仙桃市、潛江市、天門市、荊州市、荊門市、宜昌市、孝感市小麥產區引種,條銹病重發區不宜種植